昆明市统计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市统计局坚决贯彻落实统计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砥砺奋进,推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持不懈学思想,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突出政治引领。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强化理论武装,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将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核心作为首德、大德,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学习的“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的“第一内容”、党员学习的“第一任务”,通过领导干部“讲课学”、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学”、党支部“集中学”、学习强国“网络学”、青年理论小组“讨论学”等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学习,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全年党组会议的开展学习2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9次,支部集中学习60余次。扛起管党责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开展政治生活,持续推动党建、业务融合跨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4年荣获“优秀”等次,连续5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评“昆明市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
(二)求真务实干统计,全力以赴提高数据质量。扎实做好常规统计。立足统计职能定位,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开展统计调查监测,覆盖全市5980家“四上”企业和2200家规下单位。制定印发《昆明市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核查办法(试行)》,加大数据审核、查询和汇总力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全力推进入库纳统。突出“精”字,建立“准四上企业库”“小升规培育库”和“项目动态库”,突出“严”字,确保入库质量。年度入库1648家,月度入库802家,以“应统尽统”“颗粒归仓”,为 “六个春城”发展注入动力,被评为“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先进集体”。深入服务指导企业。牢固树立“以发展为己任,视项目为生命”理念,持续开展昆明市统计服务万企三年行动,走万企、访实情、送服务、解难题,服务指导企业(项目)2100余家次。主动上门服务部门。制定了昆明市统计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与市级29家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推进与部门沟通对接、数据共享,深化部门会商研判,积极提供统计服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40余次,通过各种方式服务部门500余家次。
(三)想方设法优服务,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不断深化经济形势研判预判。建立统计数据实时报送制度,第一时间报送主要经济数据,第一时间报送省会城市主要指标数据。强化经济前瞻性预测,开展月初分析、月中预测、月底预警“三次”研判,做好月度、季度、年度分析研究,撰写统计资料、专报233篇,50余篇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有效发挥了统计“风向标”“晴雨表”的预警预测和参谋助手作用。着力提升分析针对性有效性。将调查研究与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围绕统计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提出实用、管用、能用的建议。撰写的《从各行业发展看招商引资工作》等分析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关于全市“五经普”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关于磨憨—磨丁合作区统计工作体制机制情况的报告》等报告获得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并转化为决策,市委督查室督查督办落实。加强统计新闻宣传工作力度。持续做好数据发布解读,及时发布全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突出宣传重点,在主流媒体刊登《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昆明市统计局动员干部职工争当实干家》等宣传报道36篇,多篇被昆明日报要闻版采用。创新宣传思路,强化新媒体阵地建设,做好“昆明统计”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发布信息,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率。
(四)齐心协力抓普查,有力有序推进筹备工作。坚持谋划从早、推动从紧、落实从严,全面推进筹备各项工作。高位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会议,推动“五经普”筹备。形成合力推动。横向深化配合协作,动员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行业主管职责,将“五经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查疑补漏,数据审核等阶段全程参与、密切配合、鼎力支持。纵向加强业务指导,建立经济普查联系督导制度,局领导率队实地督导,答疑解惑、服务指导、推进落实。普查准备充分。市、县均成立了“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市共筹措年度普查经费3812万元,选聘“两员”13071人,分层分级完成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两员”能力。地毯式开展单位清查,全面做好查疑补漏。全力推进投入产出调查工作,确保数据采集科学、规范、高效。强化试点练兵,承担全省工业、投资、投入产出普查专项试点,在嵩明县组织开展全市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探索经验、练兵备战。宣传发动有力。紧紧围绕“告知、认知、义务”三个重点,全方位、大强度、高频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查宣传发动,举办的昆明市第十四届“统计开放日”活动和承办的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月活动深受好评,拍摄制作的“五经普360行,行行来报到”等4篇宣传视频素材(信息)被国家统计局采用,200余篇被省经普办采用。
(五)严管厚爱激活力,着力锻造担当作为队伍。树立导向选人。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四用四不用”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5名、晋升职级干部12名、转任交流干部11名,选评“实干先锋”2人,营造了“有为有位”的干事氛围。健全机制励人。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先后制定了《昆明市统计局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昆明市统计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上职级干部管理办法》《昆明市统计局干部职工定量考核实施细则(修订)》等方案、办法,不断健全完善“责任目标、量化管理、考核监督、奖惩兑现”四位一体考核评价机制,以“考”“治”“事”“励”“督”五个促变,推动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搭建平台育人。搭建学习平台,举办“昆明统计大讲坛”9讲、举办“昆明市统计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基层统计业务培训班”各1期,并充分运用学习强国、钉钉、云南省干部在线等平台资源开展线上学习。制作的15个统计报表填报指南动画小视频被国家统计局选登,供全国统计系统培训学习使用。提供实干舞台,以“统计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和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全方位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锤炼干部“能文能武”,为实干者“架梯搭台”。纪律约束管人。制定印发了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通知,修改完善局内控制度,严明赴基层公务活动纪律,从人、财、物、数等关键环节抓起,确保廉政风险防控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坚持以严的基调纠“四风”树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开展“清廉机关”建设,着力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干部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统计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围绕“数据质量、服务发展”两条主线,履行“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做好“经济普查、督察整改、基层建设、蹲点服务”四项重点工作,打造“忠诚、担当、法治、清廉、模范”五个统计,以高质量统计服务昆明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按照“12345”工作思路抓好昆明2023年统计工作。
(一)坚持“一个”统领,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统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坚持党对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建设,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讲政治贯穿统计工作始终,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理论武装,推动思想建党。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强基固本,建强战斗堡垒。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将两者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动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坚持抓党建带群建,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进正风肃纪,优化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坚持不懈抓好党员干部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续净化统计政治生态。
(二)围绕“两条”主线,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全面服务经济发展。提高数据质量和服务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只有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才能打牢高质量统计服务的基础,才能以高质量统计服务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高数据质量。以求真务实为天职、视数据质量为生命,把提高数据质量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数据生产流程管控,完善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形成专业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质量管控责任体系。健全数据审核评估机制,做到“随报随审、及时查询、现场核实、限时整改”。建立源头数据审核制度,加强关联性、逻辑性、趋势性审核,有效净化基础数据。完善宏观数据比对机制,利用社会数据、部门数据分析数据协调性、匹配性,全面提高数据公信力。依法管控统计数据质量,丰富在线审核查询模型,严控异常数据上报条件。
全面服务经济发展。树牢“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理念,从“被动”向“主动”转变,自觉地把统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靠前思考、提早谋划,想党委政府之所想、谋党委政府之所需。要从“数库”向“智库”转变,既跳出统计干统计,又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做好“参”的工作,发挥“谋”的作用,做到心中有“势”、胸中有“数”。
(三)履行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深入践行统计工作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作用,真实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以“大综合”,发挥统计信息职能。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是保证统计咨询、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前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有什么数、就提供什么数”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因此,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要求政府统计功能与时俱进,把职能定位在搞大综合上,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功能,加大对社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力度,注重资源的应用开发研究,及时提供信息发布,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好资料库。
以“大服务”,发挥统计咨询职能。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思考问题,以更宽广的视角审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紧紧围绕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问题分析的透、建议拿的准、具有可操作性的统计分析报告等统计产品,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注重统计服务的超前性,以敏锐的视角和超前的洞察力,准确捕捉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具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搞好分析研究,提供超前服务。注重统计产品的价值性,把统计服务落实在出大主意上,增强统计产品的科学含量。注重统计分析的深度性,充分发挥自身享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优势,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避免就数论数,克服数字罗列的简单化,深化对数字背后经济关系的分析,对数字背后经济规律的探讨,增强统计产品的深度,提高统计产品的质量。增强统计服务的多样性,着力由单一服务向多元服务转变,既服务于经济建设、又服务于社会发展,既服务于党政机关、又服务于社会各界,既提供统计数据、又提供统计咨询和监督,既提供内部信息、又扩大统计对外宣传。
以“大发展”,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始终从全局上把握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使统计工作真正成为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监视器”。着力健全经济监测预警机制,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六个春城”建设和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面、系统地搜集有关统计基础数据,持续加大监测力度,在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发展上谋战略,在搞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走向研究、探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新路子上出主意,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着力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组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以及《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再学习、再贯彻、再提高,推动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发展观、数字观,营造良好统计生态。扎实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深化统计普法宣传,严肃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统计造假震慑力度。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行政学院),进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学习内容,提高各级防惩造假的自觉性坚定性。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及时移送统计违法案件处分处理建议,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实行“一票否决”,推动形成“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的有效机制。
(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常规统计督察整改、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开展蹲点服务活动是2024年最重要的四项工作,必须用最强的力量、最实的作风,狠抓推进。
全力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精心组织入户登记,严格落实普查方案和各项工作要求,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无惧“千辛万苦”、确保“千真万确”,摸清经济家底,精准掌握情况,科学服务决策。扎实开展质量抽查,采取现场检查和电话抽查的方式,对普查单位和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检查,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源头数据真实可信。及时做好数据处理,严格按制度进行数据上报、审核、加工、汇总。深度开发利用数据,深入挖掘普查信息价值,扎实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充分展示普查成果。
做实做细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提高站位抓整改,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的重要性,把抓好问题整改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增强行动自觉,扛牢统计督察整改政治责任。压实责任抓整改,成立高规格的督察整改领导小组,高标准制定工作方案,拉出清单、细化措施、明确责任、销号管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决防止和纠正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标本兼治抓整改,以反馈问题为参照,举一反三,全面查摆潜在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制度性漏洞,切实把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把整改落实与破解统计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推进统计事业改革发展结合起来,把督察整改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推动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新时代统计发展水平和监督效能,更好服务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想方设法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国统字〔2021〕85号)文件精神,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提高数据质量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久久为功,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筑牢统计高质量发展之基。稳步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学习借鉴相关省市先进经验,选取部分企业开展试填试报,改进数据生产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推动配齐配强基层统计人员,稳定“四上”企业统计队伍,探索执行“先进后出”原则,把好基层统计人员进出关。创新业务培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统计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
打造“忠诚、担当、法治、清廉、模范”“五个”统计。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对标新要求展现新作为。争做对党忠诚的统计人。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统计调查事业,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创新思路方法,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探索创新,为统计事业贡献力量、奉献青春。争做担当作为的实干家。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抓好每一张报表,搞准每一项指标,写好每一篇信息,查实每一起案件,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静下心来钻研、沉下心来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在各自岗位上书写光辉业绩。争做懂法用法的明白人。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统计工作全过程,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化为统计工作的思维模式和治理方式,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做到学法知法、崇法用法、普法守法。争做清正廉洁的践行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慕清廉之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歪风邪气面前,大义凛然、敢于亮剑;面对名利、金钱等诱惑,高度警觉、坚决抵制;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绝不妥协,坚决遏制“数字上的腐败”。争做先锋模范的笃行者。时刻注意修“道”立“德”,注重自身形象,始终奋发蹈厉、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奋力谱写昆明统计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