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资料开发应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滇中新区、各开发(度假)区、自贸实验(经济合作)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市局各有关处室:
现将《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研究并贯彻执行。
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9月20日
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计划
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是经济普查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充分展示普查成果、发挥普查资料应用价值的主要途径。为规范有序推进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根据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计划》、《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计划》和我市经济普查工作总体安排,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和任务
充分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反映我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新进展,聚焦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普查资料开展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各部门、各县区、各专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对普查资料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开发,发布普查数据和普查成果,充分发挥普查资料的社会价值,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
二、主要内容
(一)编辑和汇总经济普查数据。归集、审核、整理全市经济普查数据,做好数据处理软件、资料开发培训工作,为资料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整理和汇编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积极推动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由业务协调组、数据处理组、各专业组负责。
(二)发布普查公报和普查主要成果。组织审定和发布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开展好数据解读及舆情应对。并通过新闻媒体、政府和统计局网站、普查年鉴等形式对外发布普查汇总数据。县级经济普查机构发布普查公报,需经上级普查机构核准,并在上级普查公报发布后进行。由开发应用组、宣传组、各专业组负责。
(三)开展专题分析研究。按照国家、省统计局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利用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时效性强的统计分析报告,及时报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利用普查数据在推进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科技创新统计、区域重大战略统计等方面积极探索。由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开发应用组、各专业组负责。
(四)开展经济普查课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编制昆明市2023年投入产出表及运用研究,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课题研究参考方向(详见附件),面向经济普查成员单位和全社会开展经济普查研究课题招标活动。由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各成员部门、局各相关处室进行资料研究,撰写经普相关分析报告。由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开发应用组、各专业组负责。
(五)编辑出版经济普查成果资料。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印出版经济普查系列成果资料,编辑出版的资料有:《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2023》《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研究及分析报告汇编》《昆明市2023年投入产出表及运用研究》《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汇编》。县区及以下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要及时整理、编辑普查数据资料和主要成果。由开发应用组、投入产出组、各专业组负责。
(六)开展经济普查数据提供和服务。深入挖掘和分析普查数据,积极发布丰富详实的普查成果,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普查资料信息咨询服务。由开发应用组、宣传组、各专业组负责。
三、主要工作安排
(一)2025年2月28日前,发布全市经济普查公报,3月31日前,指导各县区经济普查办公室发布本级经济普查公报。
(二)2025年6月31日前,建立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全面更新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数据库信息。
(三)2025年7月31日前,编印《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2023》和《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汇编》。
(四)2025年8月31日前,组织完成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研究。
(五)2025年9月20日前,编印《昆明市2023年投入产出表及运用研究》。
(六)2025年9月30日前,编印《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分析报告汇编》。
四、组织实施和工作要求
我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在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下进行。昆明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资料开发应用工作的具体组织,并对各县区、各部门提供组织指导和技术支持。各县区、各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资料开发应用工作。
(一)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普查资料开发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提供人力和物力的保障。
(二)广泛动员,加强合作。要充分发挥经济普查成员单位进行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和分析研究工作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开发应用普查资料,拓展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范围,最大限度发挥普查资料作用。
(三)加强培训,落实任务。要举办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培训班,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讲课,提高普查机构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分析研究能力。要利用普查资料做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和开展课题研究,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报送、编辑和出版普查资料和主要成果。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普查机构要加强与新闻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通过发表普查公报、进行数据解读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市各县区、各行业经济发展成就,宣传经济普查取得的重大成果,发挥经济普查的社会效益。
附件:
1.课题研究参考方向
2.统计改革研究参考方向
昆明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9月20日
附件 1
课题研究参考方向
(一)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二)我市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测度研究
(三)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测度研究
(四)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五)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分析和测度研究
(六)我市第二、第三产业单位就业人员状况研究
(七)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八)构建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九)我市投资规模和结构变化状况研究
(十)我市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状况研究
(十一)我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十二)我市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及就业贡献研究
(十三)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十四)我市城市功能核心区与拓展区协调发展状况研究
(十五)我市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十六)我市开发区产业布局发展研究
(十七)我市各行业创新发展能力研究
(十八)我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十九)我市企业研发创新状况研究
(二十)双碳目标下我市企业研发投入对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的研究
(二十一)数智化背景下我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十二)我市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状况研究
(二十三)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二十四)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及就业状况研究
(二十五)都市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二十六)城区经济发展对我市GDP增长的影响研究
(二十七)我市企业活跃度、生命周期和发展质量研究
(二十八)我市企业资产负债、利润等状况研究
(二十九)我市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三十)我市国有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三十一)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三十二)我市外资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三十三)我市中小微企业行业分布研究
(三十四)我市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三十五)我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
(三十六)我市新能源领域发展状况研究
(三十七)我市花卉产业现状、发展研究
(三十八)我市建筑业行业结构、就业现状、影响及趋势研究
(三十九)我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四十)我市农业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四十一)新经济模式下,我市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四十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结构及经济拉动研究
(四十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变“流量”为“留量”
(四十四)旅游产业对我市GDP增长的贡献研究
(四十五)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四十六)我市新材料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四十七)我市如何运用区位优势,实现产业优化与转型升级
(四十八)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下,企业生产效益的研究
(四十九)投入产出比与区域、科研等投入的分析对比
(五十)供给与需求优化,形成最佳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研究
(五十一)我市战略型新兴产业投入产出表编制及部门结构分析
附件2
统计改革研究参考方向
(一)基于普查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研究
(二)基于普查单位数字经济活动情况的数字经济统计调查和测度方法研究
(三)基于法产数据的经营主体活动发生地统计改革研究
(四)基于行业数据的“规上”起点标准调整研究
(五)基于各行业法人和个体经营户数据的“四下”单位抽样调查方法一体化设计研究
(六)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方式研究
(七)探索利用五经普单位名录数据建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名录库研究
(八)冷链物流统计认定方法研究及产业发展分析
(九)网络直播活动统计核算问题研究